首頁
影片
頻道
食衣住行
全部
8112
DIY
535
衣著
223
妝扮
286
車
1041
房屋
444
社會
1250
政論
116
美食
1422
烹飪
2093
新聞
202
環保
158
點心
342
休閒娛樂
全部
23126
ASMR
88
小說
938
戶外
426
日常
1579
卡通
257
民俗
432
休閒
371
收藏
171
明星
1318
玩具
318
美女
279
音樂
2129
旅遊
410
神秘
406
配音
188
偶戲
225
動漫
1803
開箱
257
新奇
337
運動
647
遊戲
2563
電視劇
2625
電影
1511
漫畫
229
綜藝
1303
劇場
237
廣播
119
趣味
1125
寵物
382
魔術
453
教學知識
全部
13030
3C
453
人物
145
人際
36
心靈
593
文化
348
文學
207
生物
63
地理
262
宇宙
123
兒童
163
兩性
349
命理
392
宗教
997
法律
167
知識
512
科學
431
軍武
404
財經
1468
健康
1117
動物
457
教育
764
軟體
581
植物
66
園藝
847
演講
97
綜合
466
歷史
640
職場
98
雜談
288
藝術
271
攝影
225
我要推薦
回上一頁
【法譬如水】 斷除諸疑 安心入道|菩薩四無畏(三) - 第284集|水懺|慈悲三昧水懺| 20250827
1,514
2025-08-26
89
大愛電視TzuChiDaAiVideo
❤️觀看溫馨提醒: 1.本節目外掛英文字幕,可使用YouTube自動翻譯功能,轉為您想收看的語言字幕。請按「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自動翻譯→ 選擇語言。 2.取消英文字幕,請按「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關閉。 ----------------------------- 00:00 菩薩四無畏(三) 我們前面說過了,要得到無所畏,那就是要總一切法,也就是「總持不忘」。 世間一切法我們都要知道,知道了就不能忘記。加上我們的方向要十分確定,不要有恐懼,沒有煩惱,這樣我們一切就無所畏了。就是要總一切法、持一切善,自然就是「說法無所畏」。 要「盡知法樂」,我們才知道,眾生到底是什麼樣的根機?他的煩惱是什麼樣的煩惱?心有什麼樣的毛病?我們才能對症下藥,讓他能起歡喜心,煩惱的心病就心開意解了。你如果不知道這些法,就無法對機...
說明
❤️觀看溫馨提醒: 1.本節目外掛英文字幕,可使用YouTube自動翻譯功能,轉為您想收看的語言字幕。請按「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自動翻譯→ 選擇語言。 2.取消英文字幕,請按「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關閉。 ----------------------------- 00:00 菩薩四無畏(三) 我們前面說過了,要得到無所畏,那就是要總一切法,也就是「總持不忘」。 世間一切法我們都要知道,知道了就不能忘記。加上我們的方向要十分確定,不要有恐懼,沒有煩惱,這樣我們一切就無所畏了。就是要總一切法、持一切善,自然就是「說法無所畏」。 要「盡知法樂」,我們才知道,眾生到底是什麼樣的根機?他的煩惱是什麼樣的煩惱?心有什麼樣的毛病?我們才能對症下藥,讓他能起歡喜心,煩惱的心病就心開意解了。你如果不知道這些法,就無法對機施教;所以我們要對機施教,也要盡知一切法,才能知道什麼是眾生所需要,所以這稱作法樂。我們若能對機,解開他心中的煩惱,他就會起歡喜心。轉心的方法,我們不能不知道。 「善能對答」,世間有很多事,就是明知故意刁難,這稱為「問難」,這在世間也是有很多這樣的事情,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是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所以這種刁難問難,我們若不是知道很多法,我們也是無法回答;若是答不對機,這樣也會很辛苦。 「能斷物疑」,什麼事情我們都要知道,若是不知道,真的心也會很惶恐。所以我們看到什麼東西,我們要求知、求法,如此道理就能通達。所以有理,我們若懂得道理,天下都行得通。若是無道理,寸步我們都行不通。 所以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故事就是說: 傳說中,在清朝的乾隆皇帝,有一回他換便服到鄉下去。在鄉下經過田園,一片田地都種高粱,那個時候揚花,高粱的花隨著風在飄。整片高粱田隨風在飛,很美,他一時歡喜就伸手,摘下一支高粱的花來。 正在看、欣賞的時候,一位老婆婆突然間出現,看到他手上拿這枝、這一穗的高粱花,很生氣,就開始罵他。她說:「現在這個時期,是高粱揚花之時,你這麼隨意把整穗都摘下來,你難道不知道,你是糟蹋了糧食。你可知道一穗能結多少高粱?你可知道我們耕種人家,耕耘、種田多麼辛苦?我們付出那麼辛苦,就是期待著收成,你卻隨意破壞,你實在是很沒道理。」 這位老婆婆一連串一直罵,當時乾隆皇帝,被老婆婆罵得他啞口無言,趕緊彎腰鞠躬,一直賠不是。 後來乾隆皇帝回宮時,一天早上早朝開會,他就對文武百官如此說:「你們大家猜猜看,看看世上什麼東西,是最珍貴、最重要的?」 有的人就猜:「金!金銀是最珍貴的。」 有的人就猜:「應該是義理,情和義是最重要的。」 有人說就說:「應該是愛,愛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說了,說了很多,猜出來的都不對。乾隆皇帝後來回答了問題,提出了這個解答說:「你們都猜錯,世上唯有一個理字,道理,道理是最重的,那種重是什麼人都搬不動的。」 各位,我們難道不是這樣嗎?我們真的就是一個」,我們要知道天下很多事,都包含著它的道理存在;所以孔夫子雖然學問那麼好,但是他入太廟還每事問,有時候到鄉下,他還是很虛心請教農夫,什麼時候是播種的時刻?什麼時候要去除草?或是去拔草?或是…要如何才能收穫豐富,這些連孔子,不論是農作物,他也是要去問農夫;進去太廟的禮節,他也是要去請教別人! 所以,世間的事情,是不是大家都能盡知呢?不一定!就如同我曾經耕作過,我看到這個故事,我就知道乾隆皇帝,伸手摘了高粱花,一整穗,這不只是損傷那一穗,而是他去採的時候,他會把花打散。因為和稻子一樣,花粉若掉落了,如此之後稻穗的米漿結不了,就稱作「虛穗」。所以手一動它,要摘一穗,自然會動到一片。難怪這位老婆婆,她怎能不生氣呢? 乾隆皇帝雖然貴為人君,但是理虧了,他也是一樣不斷鞠躬,一直、一直賠不是。 所以知理,天下行得通,就像那位老婆婆一樣;若是不知禮,寸步也難行。 11:46 天下萬事萬物 皆有其道理存在 知其理可以走遍天下 無理則寸步難行 所以我們要知道,佛陀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聞一知無量。所以《無量義經》不是這麼說嗎?「一從無量生,無量從一化為百千萬億。」這就是我們知道了一個道理,我們應該能在這個道理上,知道得更多,何況能知道無量數的道理。如此,我們步步穩當,所以我們就無畏;這條路怎麼走,我們都不怕迷失。 所以我們要得四無畏,就是要總持不忘。不要學這樣,就忘了那樣,若是如此,我們常常也是在原地踏步。所以我們必定要精進,無論是什麼事,我們都要不恥下問。不要說我是堂堂某某人,我為什麼要去問某某人。不要這樣想!我們要求知、求明、求精進;我們若要知道,就要了解得很徹底、很明白。 所以三慧明、三達朗,之前我們不是說過了,我們要真正通達,若能如此,道理我們就懂了。 所以,不知道道理,愚癡無明,都是我們的心門沒有打開。就是我們有很多的小動作、小煩惱、小習氣,發作一些小脾氣,這都是覺得那只是一點點而已,沒關係。一點點、一點點層層疊疊,煩惱就遮蔽了三慧明。我們智慧的光明,就被它一層一層蓋住了。 所以我們要不斷,法譬如水,法就是要一直求知,才能知道法就是道理,所以我們要不斷,就如同水沖洗我們的無明;我們的煩惱就要用道理,有道理,自然模糊的煩惱才能乾淨。所以我們要常常懺悔,懺悔我們常常都有,一些小習氣、小動作,都認為這小小的而已,計較一二次而已,或是再一次就好,如此,哪怕是再一次,就有之後的下一次;哪怕是單獨的一次,那種污點煩惱就存在了。 所以我們要時時合情合理,我們常常就是要三達朗,我們的心什麼都了解,什麼都能通,什麼都很明朗,那就是要懺悔。每天懺悔我們才不會再犯錯,懺悔後不要再重複犯錯,所以我們要懺悔。 16:25 (懺文) 願承是懺悔五蓋等諸煩惱 所生功德生生世世 度五道 豎五根 淨五眼 成五分 現在就要講五蓋,懺悔五蓋。五蓋的煩惱若能懺悔盡淨,才能生出功德來。它的意思就是這樣說,度五道、豎五根、淨五眼、成五分。 度五道,之前說過了,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些眾生界,我們要度眾生,必定要將我們的煩惱先去除,才能入群處眾度眾生。 所以五蓋也就是五種煩惱。五蓋就是: 17:38 五蓋: 貪欲 瞋恚 睡眠 掉悔 疑 這稱為五蓋。這是我常常告訴大家說的貪、瞋、癡。睡眠就是癡,或是掉悔、懷疑等等,這就是我們心中的煩惱,煩惱的別名稱為五蓋,就五樣就是我們根本的煩惱,這會蓋覆了一切。我們明明知道很多道理,但是這五項煩惱,若是浮現出來,就蓋覆我們「知」的光明。所以這個五蓋,就是說原來它已經有了,我們卻將它蓋住了,什麼蓋住了我們的智慧?蓋住了我們明明知道的道理?就是因為有這五種。 再來則是懷疑,這個法,對或不對?也有很多人都知道道理,但是心理惶恐做不到。比如說我搬家。我搬家要看日子。他的心還會怕,所以他不敢隨時都搬家,這樣他就要去看日子,這就是道理還不通。 我們若是道理通了,真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每一個方向都是吉祥。道理若通達,他就無所畏,什麼日子都一樣,就不會受迷信綁住我們的心。 有的人我要修行,我要修行,我也要去尋找很多的法,我才有來生,我才有來世的好,或是我要去找一個,未來理想的世界。你要去哪裡找一個未來理想的世界?理想的世界在哪裡?有啊!極樂世界。 西方是不是,阿彌陀佛所造的極樂世界呢?若來問我,我就說:「有啊!」 「如此,我就要求生極樂世界了!」 「好啊!要如何求呢?」 還是一句話:「就是要趕緊修行。」 「你要如何修呢?」 「我要趕緊念佛。」 「好啊!念佛能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一七日、三七日、七七日,心都不動?若能如此,你即時就是淨土!即時就是淨土,還有其他的淨土嗎?你能不能,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為我們若無具足大善根、大福德,你也無法到達那裡。」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要培養大善根、大福德。善根就是我們要無所畏;心無所畏,這種無畏,要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才能得大善根!所以我們的心要常常很寧靜,無掉悔。 心若有掉悔,自然就有懷疑;有懷疑,在修行道中,他就無法把握在當下,恆持在剎那。 時間總是有限!三心二意如何修法呢?所以,我們第一要去除五蓋,將覆蓋的東西除去,自然光明現前;光明現前,想想有什麼事情我們不懂呢? 總而言之,學佛,我們要去除煩惱,才能得一切法而無所畏。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將道理、法,時時洗我們的心垢,這是最重要的。所以知理,知道理,天下就行得通;若不知,真的會寸步都行不通。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靜思晨語
10:00
【大愛醫生館】另類背痛-髂薦關節炎20250507
48:31
【佛遺教三經《佛遺教經》(12)】心易法師
01:10
迎接來自全世界的你|#心無罣礙 #佛光山2025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
04:06
華藏衛視2025年中元報恩精進佛七暨中元普度祭祖三時繫念法會
03:30
用APP讓世界更美好|慈濟充滿愛20250529YouTube
༺ 資料蒐集來源:
YouTube
༻
本站不需註冊加入會員,保障個人隱私,完全不用Coo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