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相違卻不矛盾
2007年7月7號至13號,達賴喇嘛尊者於大昭寺對台灣請法團傳授《菩薩戒品釋》
某些密續典籍格外否決了禮拜、繞寺等廣大行的修持。為何?
以般若乘顯教的說法為例,六度中的布施等其他修持,只會發生於後得道時,於入根本定時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入根本定時,無有所能二相。以上只是針對修行般若乘而說,如經論云:「諸佛勸起滅定已。」意思是:已登大地菩薩們不能只有入定,還得在出定的後得之道時累積福報資糧,故說:「諸佛勸起滅定已」。為什麼呢?
入定時,只能累積到智慧資糧,即智慧法身的近取因,卻不能累積到成辦色身的近取因。因此,必須在出定的後得之道時,修持布施度等方便品。
根據無上密,若能將俱生光明轉為道用,已得如是證量而入定時,便能累積色身近取因,無須於出定的後得之道時,另外累積布施等方便資糧。因此,對於已得如是極高證量的修密瑜伽士而言,只要...看似相違卻不矛盾
2007年7月7號至13號,達賴喇嘛尊者於大昭寺對台灣請法團傳授《菩薩戒品釋》
某些密續典籍格外否決了禮拜、繞寺等廣大行的修持。為何?
以般若乘顯教的說法為例,六度中的布施等其他修持,只會發生於後得道時,於入根本定時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入根本定時,無有所能二相。以上只是針對修行般若乘而說,如經論云:「諸佛勸起滅定已。」意思是:已登大地菩薩們不能只有入定,還得在出定的後得之道時累積福報資糧,故說:「諸佛勸起滅定已」。為什麼呢?
入定時,只能累積到智慧資糧,即智慧法身的近取因,卻不能累積到成辦色身的近取因。因此,必須在出定的後得之道時,修持布施度等方便品。
根據無上密,若能將俱生光明轉為道用,已得如是證量而入定時,便能累積色身近取因,無須於出定的後得之道時,另外累積布施等方便資糧。因此,對於已得如是極高證量的修密瑜伽士而言,只要入定即可。以上說法並不矛盾,應當知此要義!「極高證量的修法於初學時亦當如言可取」的說法,確實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