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譬如水】 覺察愛的心念|六愛(二) - 第186集|水懺|慈悲三昧水懺| 20250619

1,502
2025-06-18
87
大愛電視TzuChiDaAiVideo
❤️觀看溫馨提醒: 1.取消英文字幕,請按一下「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關閉。 2.中英字幕版,請進入大愛電視官網該影片下方之「下載」點入觀看。 ----------------------------------------------------------------------- 00:00 六愛(二) 我們日常的生活紛紛擾擾,所以常常聽到人說,生活煩惱多,在人生道上苦難多,我們常聽到的都是這些事。 其實煩惱從何而來、苦又是從何而來?一個「愛」字。愛多麼折磨人,使人多麼痛苦,這就是染著的愛。這個染著的愛,在佛法來說就是煩惱。 我們之前也說過了,煩惱纏綿在染著相,所以使我們的心無明、黑暗。所以前途茫茫要如何走?真的是苦不堪言。 02:39 煩惱和苦從何而來 來自染著的愛 心纏縛於無明黑暗 所以苦不堪言 學佛就要學得認清愛 ...
❤️觀看溫馨提醒: 1.取消英文字幕,請按一下「設定」(螺絲帽)圖示 ,點選「字幕」 → 關閉。 2.中英字幕版,請進入大愛電視官網該影片下方之「下載」點入觀看。 ----------------------------------------------------------------------- 00:00 六愛(二) 我們日常的生活紛紛擾擾,所以常常聽到人說,生活煩惱多,在人生道上苦難多,我們常聽到的都是這些事。 其實煩惱從何而來、苦又是從何而來?一個「愛」字。愛多麼折磨人,使人多麼痛苦,這就是染著的愛。這個染著的愛,在佛法來說就是煩惱。 我們之前也說過了,煩惱纏綿在染著相,所以使我們的心無明、黑暗。所以前途茫茫要如何走?真的是苦不堪言。 02:39 煩惱和苦從何而來 來自染著的愛 心纏縛於無明黑暗 所以苦不堪言 學佛就要學得認清愛 「愛」,我們到底是清淨無染的愛?或是充滿了污染執著的愛?這就是要我們好好釐清楚。所以我們有很多的法說不完。 就像佛陀向阿難說:「阿難,你已經聽了這麼多法,到底你聽了多少?」阿難就說:「無量無數。佛陀應機逗教,芸芸眾生很多的煩惱,佛陀都一一為他們解釋,所以我在佛的身邊聽很多了。」 佛陀就對阿難說:「阿難,其實我說的法,好像在大地上很多的沙,就像用一個指甲,從大地挑起了沙。你所聽到的,只是指甲裡的沙而已。」可見佛陀要說的法還那麼多,時間卻不允許。 為什麼有那麼多法?因為眾生的煩惱太多了,所以說應機逗教,隨順眾生的煩惱設方便法,實在要說的很多。從這裡我們就能夠體會到佛法是多麼深奧。但是常常說,萬法由一開始,就這麼簡單。 光是一個「愛」,它能分析很多無量無數的煩惱,出現在人間裡,大從國家與國家的紛爭;中至國家與社會的紛爭;再小的是家庭的紛爭;再更小的就是人與人,一對一的紛爭;哪一項不是從隨我所欲,那分執著染污的無明,煩惱的愛所產生出來?有了這分無明煩惱的愛,就會產生了對立;要爭取,他就要對立。 所以我們要認清愛,同樣一個「愛」字,我們稍微一轉,向菩薩的道路開闊。這個愛世間少不了,不能缺這個愛,清淨無染的大愛。 我們常常能看到,全球的慈濟人,在苦難眾生中浮現出來,現身「藍天白雲」,有這樣的身影在人群裡。我們一定會知道兩件事,一樣就是苦,一樣就是樂;苦樂同在一個場面裡。受苦難的人貧、病、老、殘,像這種人苦不苦?苦啊!我貧啊!我無法再生活下去,這是很苦的事。 病,苦不苦啊?苦啊!病而無醫藥,沒有人照顧,苦啊!殘廢苦不苦啊?苦啊!一切生活很不方便等等,像這樣日常生活,所浮現出來這樣的人,我們能凡是看到藍天白雲,這群人就變成轉苦為樂,他們就會快樂了。 08:51 污染執著的愛 易產生對立紛爭 清淨無染的愛 能救人離苦得樂 看到在馬來西亞,他們去社區居家關懷,一位老婆婆,單獨一個人住在家裡,可見過去的生活應該是小康,很小康的生活;可能人生也經過很多坎坷。所以現在雖然她老了,但是就是自己單獨一個人。 看到幾位年輕人,藍天白雲,還有慈青,就去敲門,沒有人來應門。可能他們經常去的樣子,就知道門從哪裡開,開了。雖然是開了,能看到門縫裡有一條鍊子,這條鍊子,就是門雖然能開,但是不能大開,因為那條鍊子,把門板和門柱拴住了。看到他們把門打開的時候,好像很熟一樣,探手就從裡面把門鍊打開了。 在開門鍊的同時出聲,叫著:「婆婆,我們來了。」出聲了,很快就看到那位老婆婆,身體彎成九十度,很彎,頭髮又白又散,看她走路很不方便,她趕快到鏡子前,照鏡子看看,趕緊將頭髮往後整理一下。露出笑容,但是行動不方便,還是駝著向前走。 和這群年輕人見面時,很歡喜。要做什麼?就是要帶她出去,大家會合,帶到外面去曬曬太陽,去外面大家同樂一下。 看了很不捨,捨不得這位老婆婆,長年累月這麼孤單的,在這間房子裡,她自己住在裡面,門還用鍊子拴住,這種防範的心理,又看到她的身體這麼不方便,這是苦。 知道她的日常生活中,孤老無依,身體又殘障,整個人都是彎曲著,相信她的日常生活,真是孤單無聊。但是聽到有人在開門,她很安心,因為聽到的,是她最期待的聲音。門開了,能這樣開了進去裡面,把那條鍊子,不知怎麼打開的,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動作是多麼熟,就像她的親人,好像這個家的人一樣。 我們看到這位婆婆,她也會整理好來見這群親人。高不高興?高興!快樂!所以只要有藍天白雲的身影,顯現出來,多麼苦的地方,裡面都有樂。所以說「苦樂參半」,這就是人間。 其實像這樣年紀這麼大,看了不捨,我們就知道那是歲月累積。她的一生中有過愛、有過親人、愛的人,累積到最後就是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好計較? 所以小小的愛,這種煩惱的纏綿,到了最後因緣會合時,愛,因緣散離時,孤單。但是這群人將小愛擴為大愛,那間房子的人,和她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像這樣的家庭、像這樣的老人有多少,無法算,就是需要有這種擴大愛的心,這群人自然會到,每個家庭去敲門。不是一年一度報佳音,那是年年月月,不知道幾天就去敲一次門,去報佳音。 「我們來了,我們來你就有伴,我們來你就歡喜。」已經變成好像一個家庭一樣,那麼溫馨。能夠普遍在社會,看到這種藍天白雲人間菩薩,這不就只是一個愛的心念!稍微認清楚愛在菩薩的大道上,這幅風光就美了。 16:32 小愛多煩惱 因緣會合時愛 因緣散離時孤單 應將小愛化為大愛 行在菩薩道上 我們前面說「愛見」,愛有六愛,六愛就是我們的五根,和外面的五塵會合時,產生我們這分內心意識去分別,所以變成了六愛。接觸到外面去分別,所以若是多一個「貪」字,就苦不堪言了,這種的染著纏綿。 所以「隨順貪欲,是謂之愛。」這個貪欲叫做愛,只要有貪,這種愛著就產生出來了。「分別執著,是謂之見。」只要你那種分別的執著,這是我最愛的人,突然間消失了,我苦啊!或是我最愛的人,心都沒有專屬於我,心還分心在別人身上,所以我嫉妒,所以我煩惱。 這種在現在的社會紛紛擾擾,還不都是為了這樣,尤其是男女的感情,尤其是最親愛的親情,苦啊! 這種見解--執著見解,我們若能打開執著,生命就有價值了。 18:36 隨順貪欲謂之愛 分別執著謂之見 若能打開執著愛見 生命就能發揮價值 看到大愛台的報導,有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在外面發生事情。媽媽從台東過來,要把孩子的身體捐出去,用器官去救人。因為那個孩子,發生的事情不單純,就是被人打,所以這個案子要破。在檢察官、法院的方面,就比較麻煩,是不是要讓你這麼快就做器官移植?但是再拖下去,真正宣佈腦死之後,多久的時間再拉不回來,器官就壞死了。時間在爭取,看出媽媽堅定的心志,和檢察官拉扯、拔河,結果開出了台灣第一例,檢察官進入開刀房去檢驗。 這樣同樣也是救人的人,那位堅持要將她的孩子,獻出來的媽媽,那一天在開刀房取器官時,媽媽就來靜思堂,來對我說:「感恩,師父!感恩!」 「感恩什麼?」 「因為您開出了這條路,有大愛台,您也常常在說話,我了解生命的價值,我感恩!感恩我的兒子,雖然發生這樣的事情,不過,他身上的器官,可以在六個人的身上,再健康的延續下去,其實他還活著,我很感恩!」 我說:「既然發生了,妳的心…?」 她說:「師父!我知道,我現在很輕安,我現在很自在,我一點都不痛苦,感覺很感恩、很歡喜。」 看,這叫做愛!這就是叫做大愛。所以我們紛紛擾擾,在這種人間裡,只是為了愛很辛苦,有的愛得苦不堪言,有的人能愛出了,為苦難人解決那些苦,很多的苦,這就是用我們的智慧,擴大這分大愛,才能去幫助,為小愛而纏綿的苦。 所以這個「愛」字,人間不能欠缺,但是有的人就是愛得那麼痛苦;菩薩清淨無染的愛,就能讓這麼多人得福。 所以這種「愛見」、「隨順貪欲,是謂之愛」,貪欲的愛;和「分別執著,是謂之見」,就是有執著的,這就常常是我的觀念,我的見解,我就是這樣,我就是不肯讓人佔便宜,我就是要全部,我就是…。很多,苦啊!所有的爭端,不就是從這裡起嗎? 各位,人生的時間不多,我們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不要停滯在愛見中,所以打開心,佛法無不都是在我們的心裡,所以大地、心地融為一體,佛法、日常生活的方法,都是在一起,所以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靜思晨語
00:29
慈濟週報 第90期-6 夏日防中暑秘訣 慈濟醫院專家提醒您
02:40
揭秘古代高人不传之秘,强身健体有妙招!
30:29
[門徒睇咩戲]《不赦之罪》導演林善專訪歐鎮灝孭十架上山原來係黃秋生度橋Part12YouTube
32:36
[門徒頭條]中國諾如病毒高峰期 點解唔暫停學校交流團1932025
1:34:18
20250517臺北教會安息日上午聚會-約阿施帶來的改變

༺ 資料蒐集來源: YouTube
本站不需註冊加入會員,保障個人隱私,完全不用Coo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