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出大事了!上海樂高樂園!砸了5.5億美元,門可羅雀!價格貴,內容輕,交通累,反饋差,消費者不買賬!亞洲最貴樂園,嚇退上海中產!門票遇冷,黃牛不炒!中國主題樂園加速搶灘「快樂經濟」

15.36萬
2025-07-09
1,459
長江研報
完了!出大事了!上海樂高樂園!砸了5.5億美元,搭了8500萬塊積木,占了31.8萬平的地,卻沒堆出一個能讓人主動轉發的體驗。 門票遇冷,黃牛不炒,門票不火,連網紅都帶不動流量,高價低體驗,樂高在中國「玩不動」了。怎麽一開票就冷成這樣?2025年暑運大幕拉開。 以親子家庭為核心客群的主題樂園戰場,早已硝煙彌漫。今年暑期,不僅老牌樂園爭相追逐,一批醞釀已久的新建主題樂園也密集登場。 在內測以及試運營近一個月後,7月5日,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正式開園運營,這是號稱全球最大的一座樂高樂園,也是中國首個落地的樂高樂園。 同日,廣州本土老牌樂園星紀世界・南湖樂園在改造升級後煥新開園。此前的6月底,靜寂10年的青島東方伊甸園終於面世。今年6至8月,國內至少共有8家主題樂園開業或煥新升級迎客。 多個大型項目上新背後,中國主題樂園加速搶灘「快樂經濟」。 5...
完了!出大事了!上海樂高樂園!砸了5.5億美元,搭了8500萬塊積木,占了31.8萬平的地,卻沒堆出一個能讓人主動轉發的體驗。 門票遇冷,黃牛不炒,門票不火,連網紅都帶不動流量,高價低體驗,樂高在中國「玩不動」了。怎麽一開票就冷成這樣?2025年暑運大幕拉開。 以親子家庭為核心客群的主題樂園戰場,早已硝煙彌漫。今年暑期,不僅老牌樂園爭相追逐,一批醞釀已久的新建主題樂園也密集登場。 在內測以及試運營近一個月後,7月5日,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正式開園運營,這是號稱全球最大的一座樂高樂園,也是中國首個落地的樂高樂園。 同日,廣州本土老牌樂園星紀世界・南湖樂園在改造升級後煥新開園。此前的6月底,靜寂10年的青島東方伊甸園終於面世。今年6至8月,國內至少共有8家主題樂園開業或煥新升級迎客。 多個大型項目上新背後,中國主題樂園加速搶灘「快樂經濟」。 5.5億美刀砸下去,號稱亞洲最大,結果開園門票比白菜價還涼,黃牛都懶得搭理,真是讓人大跌眼鏡!7463塊一晚的酒店搶破頭,549的樂園門票卻無人問津,這到底是什麽神操作? 上海樂高樂園售票處的電子屏上,門票庫存仍在跳動。不遠處的工地上,全球首發的「悟空小俠」花果山已現雛形,鮮艷的積木色彩在初夏陽光下分外耀眼。 黃牛們沒有等在這裏,但金山的農民畫家們來了,民宿主人們來了,芳香小鎮的園丁們也來了。亞洲最貴的樂高積木能否搭起中國文旅的未來? 門票遇冷 上海樂高樂園坐落於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園內擁有奇趣積木城、樂高城市等八大主題區,75個互動騎乘設施、表演和玩樂景點,以及由超8500萬塊樂高積木拼搭的數千個樂高模型。 為全球第11座、中國首座樂高樂園,這個備受期待的項目在618大促前夕開票,李佳琦都來直播吆喝了,賣了幾千張門票。 然而幾天過去,門票沒有「售罄」字樣。相比迪士尼開園時5萬張門票秒光的盛況,上海樂高樂園的首日售票顯得格外安靜。更令人意外的是,一向嗅覺靈敏的黃牛這次也意興闌珊。 門票賣成了啞火!真正的爆款,不看宣傳,看黃牛,這句話在主題樂園圈,一直都是最接地氣的檢驗標準,營銷做得再好,不如黃牛一句話:「值不值得炒?」 你看得出一張票印了多少宣傳語,黃牛看得出一張票能不能出手套現。他不盯流量,不看明星站臺,他只看能不能有人接盤:這就是嗅覺。 所以當年2016年上海迪士尼開園,黃牛票被炒到1000元以上,淩晨四點地鐵站排長龍,沒人抱怨貴,只怕搶不到。 再到2021年北京環球影城試運營,內部門票甚至高達5000元一張,連黃牛都自豪發話:「炒票比炒房靠譜。」 而到了2025年,上海樂高樂園開票,看起來也不差:李佳琦直播間一次帶走3000張,看上去像是開門紅,可一轉頭,官網顯示7月、8月全檔期隨便買。 更離譜的是,在黃牛最敏感的閑魚平臺,所謂的「員工內部票」,標價900塊,一問就能砍到800,甚至有人直接留言:「你再不降,我直接去買原價票了。」但買的人依舊很少,黃牛幹脆一句話:「這票,砸手裏都沒人要。」 黃牛連碰都不碰。為什麽?原因很簡單:市場熱度不夠;正價門票已經不便宜,再炒沒人接盤;IP影響力太小,社交屬性不強;消費者理性,不沖動買票。 黃牛是最現實的,他們靠賺錢吃飯,不會投機沒把握的項目。連黃牛都說「這玩意不值炒」,說明樂高樂園這波開局,確實出了點問題:炒不起來,樂高這個IP,在中國已經沒有「拉情緒」的號召力了。 樂高樂園成人票549元,兒童票439元,說貴不貴,但也不便宜,一家三口去一趟,光是門票就要1500左右,再加上來回路費、吃飯、買紀念品,預算輕松上3000。 問題是,這個價格值嗎? 在歐美,樂高是橫跨幾代人的童年記憶,但在中國,它更像「中產家長買給小孩的高端玩具」:貴、有教育感,卻離大眾情懷很遠。 更重要的是,樂高樂園的內容偏低幼,只有3至10歲的孩子能玩得盡興,對年輕情侶、大學生、小紅書拍照黨、帶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來說,全是「無感」。 換句話說,這個樂園的有效受眾群小得驚人:得有娃、娃要在適齡期、家長得有錢有空閑、最好還喜歡積木。 而這屆消費者早就精了:沒人會為「光有IP、體驗跟不上」的樂園買單。打開上海樂高樂園的官網介紹,你會看到一組亮眼數字: 8大主題區、8500萬塊積木模型、31.8萬平米占地面積、5.5億美元投資、亞洲最大樂高樂園……光看這配置,不輸任何一家頭部樂園。 再配上成人票549元、兒童票439元的定價,直接對標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氣勢上說得過去。但真正走進園區的人,卻經常發出同一句靈魂提問:「這就沒了?」 整個園區的項目設置偏低幼,幾乎都是為3至10歲兒童設計的,過山車沒刺激感、互動內容單薄,青春期孩子很難沈浸,大人更是毫無參與感,只能陪玩、發呆、趕行程。 想體驗驚喜,結果發現是托兒所,想拍照出片,結果發現遍地積木墻,以為是夢中樂園,結果變成了體力勞動。 再加上一個相當「勸退」的客觀現實:地段偏遠,位於上海金山楓涇,地鐵不到,接駁不便,自駕停車、轉乘高鐵、換乘巴士都不算輕松。 對於大多數市區家庭來說,這不是親子遊,是親子遷徙。價格貴,內容輕,交通累,反饋差,消費者不是不花錢,是不願花冤枉錢。 社交平臺的聲音也開始分化:有人說這是「積木玩家的朝聖地」,但更多人說「孩子玩得挺開心,就是我太累了」「不如回家搭樂高」。 樂高樂園的問題不在於配置不夠,而在於理解錯了用戶的核心需求。 它以為高價+頂流IP就能拉動大眾消費,但在體驗的這個時代,消費者更看重「花的錢能換回什麽感受」。 說到底,這屆樂園用戶不是追IP,是追體驗,是追一場值得發朋友圈、值得孩子記一輩子的「親子共鳴」。 你給的是積木,用戶想要的是回憶,如果中間這道橋沒搭好,哪怕你砸再多錢,也只能換來一句:「這就沒了?」 「我們打造了全球首個中式主題區『悟空小俠』,希望它能成為連接中國文化與樂高品牌的橋梁。」這是上海樂高樂園官方宣傳裏的原話,聽起來宏大,落地後卻多少有點差強人意。 很多遊客第一眼走進「悟空小俠」區域,反應不是驚艷,而是「這就是傳說中的花果山?」 積木版的仙山瀑布、半空懸浮的筋鬥雲、被簡化成卡通臉譜的孫悟空,在熱浪中顯得有些廉價。 拍照點不夠集中,互動裝置也不夠出彩,哪怕你是國產動畫《悟空小俠》的忠實粉絲,也很難找到那種「一秒入戲」的沈浸感。 換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用樂高塊簡單壘了個猴哥樂園,文化是文化,積木是積木,沒融合到一塊兒去。 這展現了「本土化」的最大問題:浮於表面,落不到細節。我們早已不是看個臉譜就感動的時代。 真正讓用戶產生文化共鳴的本土化,是從語言習慣到建築風格、從故事線到行為邏輯的整體適配,而不是「把外國IP換個中國外殼」,就指望用戶買賬。 悟空小俠的內容設定原本是有潛力的:孫悟空、花果山、師徒冒險,這些在中國家長心中有天然認同感,但樂高沒有把這種文化深度融入遊玩體驗中,僅僅靠積木搭建一個「看起來像」的場景,是遠遠不夠的。 結果就是,小孩走馬觀花,大人提不起手機拍照,短視頻平臺幾乎找不到這個區域的熱帖,哪怕是營銷號,都難以造勢。這對於一個新開園的主題樂園來說,簡直是「零傳播力」。 更何況,「悟空小俠」作為IP本身,在國內也沒有形成泛大眾認知度,很多家長甚至都不知道這個動畫,更別說因為它專程打卡樂高樂園了。 與之對比,環球影城的哈利波特、迪士尼的冰雪奇緣,都是「老少皆知」的內容,只需還原度+場景感,就能引爆流量。 而樂高選擇「冷門新番+自製IP」,不僅門檻高,還承擔了試錯成本。如果做不到讓遊客「認得出、看得爽、願意發」,那就只是給洋品牌披了層「文化披風」而已。 #上海樂高#快樂經濟#樂高
01:24
加拿大「买房办移民」,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02:31
戰神出手,打臉范雲造謠 #民進黨 #黃國昌 #大罷免 #賴清德
26:05
中國人口極速下滑,縣城婦產科每天最多生5個孩子!上海深圳的學校在快速倒閉!10年前的商場人山人海,如今的商場客流寥寥無幾,都是空鋪!YouTube
00:27
「從此看不起高嘉瑜」網友們怒了 #民進黨 #高嘉瑜 #大罷免 #賴清德
34:22
鄰居瘋狂罵我,我沒鬧立馬把房租給特殊租客,鄰居跪求我原諒【奇異檔案簿】#奇聞#案件解讀#真相#故事#奇異檔案簿 #奇聞異事

༺ 資料蒐集來源: YouTube
本站不需註冊加入會員,保障個人隱私,完全不用Coo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