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制裁機制與信賴保護相關課題】第二場:行政罰裁罰期間相關疑義之探討 張志偉教授、范文清教授、張國勳法官、程明修教授

264
2025-06-19
8
理律文教基金會
【行政制裁機制與信賴保護相關課題】第二場:行政罰裁罰期間相關疑義之探討 張志偉教授、范文清教授、張國勳法官、程明修教授 第二場簡介: 關於行政罰之裁罰期間,於行政罰法立法前,實務有認為永不罹於時效、有比照民法請求權之15年時效,亦有準用行政程序法之5年時效者,甚為混亂。行政罰法第27條明定:「行政罰之裁處權,因三年期間之經過而消滅。前項期間,自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終了時起算。但行為之結果發生在後者,自該結果發生時起算」,即有利於時效期間之判斷。但此一明確且一律定為3年之裁處期間,衍生諸多實務上的疑義。考其緣由,其一容或在於我國行政罰法所列之裁罰種類甚多,裁罰性不利處分與非裁罰性不利處分於實務上區分困難,因而衍生行政罰裁罰期間之爭議。其次,裁罰期間之起算係以「行為」和「行為之結果」而定,但關於行政秩序罰中究應如何認定一行為或數行為、行為之結果為何,...
【行政制裁機制與信賴保護相關課題】第二場:行政罰裁罰期間相關疑義之探討 張志偉教授、范文清教授、張國勳法官、程明修教授 第二場簡介: 關於行政罰之裁罰期間,於行政罰法立法前,實務有認為永不罹於時效、有比照民法請求權之15年時效,亦有準用行政程序法之5年時效者,甚為混亂。行政罰法第27條明定:「行政罰之裁處權,因三年期間之經過而消滅。前項期間,自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終了時起算。但行為之結果發生在後者,自該結果發生時起算」,即有利於時效期間之判斷。但此一明確且一律定為3年之裁處期間,衍生諸多實務上的疑義。考其緣由,其一容或在於我國行政罰法所列之裁罰種類甚多,裁罰性不利處分與非裁罰性不利處分於實務上區分困難,因而衍生行政罰裁罰期間之爭議。其次,裁罰期間之起算係以「行為」和「行為之結果」而定,但關於行政秩序罰中究應如何認定一行為或數行為、行為之結果為何,乃至於因行政管制目的,而由立法或司法解釋將自然意義下數行為擬制為法律上單一行為,或將自然意義一行為分割為數行為,此等爭議都會影響到其後行政處罰時裁罰期間如何計算的判斷。 報告人先探究行政機關裁罰權限及其裁罰期間之性質,尤其著眼於裁處期間與消滅時效之性質區別;其次從實務上對於裁處權規定之適用與類推適用出發,以釐清此一爭議;最後著眼於實務上容有不同類型之違規行為態樣,裁處期間起算時點之爭議多,而區分不同態樣分析其起算始點為何。我國與德國在公法學理上具相似性,報告人引德國法相關理論基礎與判斷標準作為參考。 與談人分別就相關議題延伸而提出精闢的見解
00:51
在台灣生活,這些防詐騙小撇步你一定要知道!
18:02
【財產規劃系列ep.25】愛小孩要有方法~留財產給小孩,如何防止財產不被奪走?
05:34
師大抽血案真相!校園、軍中都有的特別權力關係是什麼?| 喵星律師 施宇宸
00:21
沈慶京討厭行賄?朱亞虎卻自認白手套?
02:00
爸媽一起來!幫孩子打造安全的網路遊樂場#網路安全

༺ 資料蒐集來源: YouTube
本站不需註冊加入會員,保障個人隱私,完全不用Coo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