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片
頻道
食衣住行
全部
12494
DIY
616
衣著
174
妝扮
350
車
2409
房屋
657
社會
1260
政論
105
美食
3509
烹飪
2609
新聞
205
環保
194
點心
406
休閒娛樂
全部
42061
ASMR
245
小說
1253
戶外
446
日常
2764
卡通
391
民俗
992
休閒
444
收藏
260
明星
3610
玩具
487
美女
540
音樂
3587
旅遊
1051
神秘
476
配音
321
偶戲
303
動漫
3461
開箱
354
新奇
403
運動
1263
遊戲
4167
電視劇
5641
電影
2454
漫畫
582
綜藝
2939
劇場
546
廣播
327
趣味
1384
寵物
499
魔術
871
教學知識
全部
21635
3C
594
人物
329
人際
45
心靈
900
文化
869
文學
540
生物
115
地理
325
宇宙
447
兒童
246
兩性
866
命理
588
宗教
1738
法律
253
知識
639
科學
652
軍武
920
財經
2286
健康
2589
動物
683
教育
1463
軟體
717
植物
72
園藝
504
演講
108
綜合
627
歷史
1088
職場
208
雜談
399
藝術
467
攝影
358
我要推薦
回上一頁
完了!涪陵榨菜!賣不動了,市值縮水300億!年輕人不再買賬!瘋漲13次,變身「價格刺客」!稱霸高鐵的「國民下飯菜」,被00後舍棄了!打工人吐槽:吃不起!
4.42萬
2025-06-30
483
長江研報
榨菜變身「價格刺客」,13年瘋漲13次,打工人吐槽:吃不起了!「以前吃榨菜是因為沒錢,現在呢,還是沒錢吃榨菜!」 真沒想到,打工人的一句玩笑話竟成了赤裸裸的現實。 撐起600億市值的國民「第一下飯菜」,沒人吃了?十年前,一包能讓你幹掉一碗白米飯的烏江榨菜,是最懂打工人的飯搭子。 一包榨菜5毛錢,最窮的時候都能掏得起。但現在這個年賣9億包的「國民鹹菜」,漲價600%!正在被年輕人慢慢「拋棄」。掉粉、出圈失敗、故事講不動了。市值大縮水,只剩157億了!昔日的「國民下飯神器」,如今真站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在物質匱乏年代,榨菜是味蕾的救星。從散裝的老式壇子貨,榨菜陪伴中國人走過了艱苦的年代,也走進過打工青年的行李箱。綠皮火車漫長的旅途中,撕開榨菜配泡面,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超市購物時順手拿兩包榨菜回家下飯,更是生活常態。但這兩個場景正在消失...
說明
榨菜變身「價格刺客」,13年瘋漲13次,打工人吐槽:吃不起了!「以前吃榨菜是因為沒錢,現在呢,還是沒錢吃榨菜!」 真沒想到,打工人的一句玩笑話竟成了赤裸裸的現實。 撐起600億市值的國民「第一下飯菜」,沒人吃了?十年前,一包能讓你幹掉一碗白米飯的烏江榨菜,是最懂打工人的飯搭子。 一包榨菜5毛錢,最窮的時候都能掏得起。但現在這個年賣9億包的「國民鹹菜」,漲價600%!正在被年輕人慢慢「拋棄」。掉粉、出圈失敗、故事講不動了。市值大縮水,只剩157億了!昔日的「國民下飯神器」,如今真站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在物質匱乏年代,榨菜是味蕾的救星。從散裝的老式壇子貨,榨菜陪伴中國人走過了艱苦的年代,也走進過打工青年的行李箱。綠皮火車漫長的旅途中,撕開榨菜配泡面,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超市購物時順手拿兩包榨菜回家下飯,更是生活常態。但這兩個場景正在消失。如今的高鐵上,15元的宮保雞丁盒飯、30元的四菜一飯,性價比碾壓幹巴巴的榨菜。 超市客流則被電商分流,直播間裏人們囤紙巾、咖啡、啤酒,卻少有囤榨菜的興致。當「順手購買」的場景瓦解,榨菜便從必需品變為了可選項。 2025年,中國拌飯醬市場規模預計達42.2億元。當烏江榨菜賣到3元一包,年輕人發現:加點錢就能買到更豐富、更新鮮的佐餐選擇。 如今的涪陵城區,榨菜歷史記憶館靜靜矗立,館內陳列著百年工藝的傳承。而館外,曾經的「醬菜小茅臺」正經歷艱難轉身。 當Z世代轉向更健康、更多元的佐餐選擇,當高鐵餐車飄來飯菜香,那包稱霸綠皮火車時代的榨菜,似乎困在了自己的壇子裏。 榨菜的挑戰是所有傳統食品的縮影:不是品類消亡,而是價值需要重構。畢竟,當韓國泡菜能成為文化符號,中國榨菜又何須困在「高端化」的執念裏?從風光無限到如今的窘境,中國的國民榨菜究竟經歷了啥?是大家在無故挑刺,還是原來的好味道真的有了變化? 涪陵浮沈 榨菜能成為曾經的國民標配,一個核心因素是便宜。以前,五毛錢一包的榨菜配一碗白粥、一個饅頭,就能解決一頓飯,吃得有滋有味、鹽味十足。它幾乎是每個工地飯盒、學生食堂的「標配」之一。 涪陵榨菜的故事,始於長江邊一次偶然的嘗試。1898年,涪陵商人邱壽安將當地特產的青菜頭風幹脫水、加鹽腌製,再榨去鹽水,拌入香料後封入陶壇。 他把這壇新式鹹菜送給在湖北宜昌開醬園店的弟弟邱漢章。沒想到,客人們在宴會上嘗過後驚為天人,爭相下單,那「嫩、脆、鮮、香」的風味,是任何鹹菜都比不上的。 第二年,邱壽安立刻開設作坊專門生產,並根據「榨除鹽水」的核心工序,將其命名為「榨菜」。一個產業就此誕生。 最初十年,榨菜秘方被邱家牢牢掌握。直到1910年工藝外傳,涪陵榨菜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到1931年,全縣榨菜加工廠已達百余家,並通過上海遠銷南洋各國。 它甚至登上國際舞臺,1915年拿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70年更與德國甜酸甘藍、歐洲酸黃瓜並稱「世界三大名腌菜」。但真正的產業蛻變,發生在二十一世紀初。 2000年,接手涪陵榨菜集團的周斌全面對的是一地雞毛:負債1.75億元、20多家手工作坊式工廠、4000多名工人發不出工資。 轉機來自三峽移民遷建的1.4億元補償款。周斌全力排眾議,豪擲5000萬從德國引進自動化生產線。 機器轟鳴中,2001年銷售額飆至1.5億元,一舉扭虧。更大的手筆在2006年到來。周斌全咬牙簽下1400萬元支票,買下央視四個月的廣告位。 屏幕上,「皇阿瑪」張鐵林舉著榨菜朗聲道:「烏江榨菜,我爺爺的爺爺都說好!」 這則廣告徹底重塑了品牌形象,曾經路邊攤的廉價鹹菜,一躍成為有「皇家認證」的國民食品。 廣告效應立竿見影,銷量翻倍增長。2010年,涪陵榨菜登陸深交所,成為「榨菜第一股」。十年間股價翻漲十倍,市值沖破400億,「醬菜小茅臺」的名號不脛而走。 想當年,一包70克的涪陵榨菜,零售價才5毛錢!便宜又好吃,是無數打工人、學生黨飯盒裏的「靈魂伴侶」。一碗白米飯、一包泡面,加上它,簡單一餐就有了滋味,省心又省錢。 靠著「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工藝,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涪陵榨菜火遍全國,成了當之無愧的「榨菜一哥」。 時間線回到2008年雪災,青菜頭減產那年,涪陵以「原料漲價」為由頭,首輪試探性提價。讓人意外的是,價格升了,銷量沒跌,利潤反而從1000萬直沖3000萬。 之後,涪陵沿著「低價起家、高價收割」的路徑一路高歌猛進,累計提價13次! 從5毛漲到5塊、8塊,這漲幅,算下來超過600%!好家夥,有的高端禮盒甚至賣到上百元,一包小菜,賣出了白酒的架勢。「開胃小菜」直接變「榨菜刺客」,身價直逼「榨菜界小茅臺」! 短短幾年,公司市值最高時突破600億元,凈利潤從2008年的3000萬暴漲到2020年的12.5億元,資本市場當然買賬,連年上漲的營收、凈利潤曲線暴增,機構和散戶紛紛湧入,靠著不斷漲價,公司營收從45億漲到了73億,看起來風光無限。 漲價後的榨菜並沒有帶來更好吃的口感,也沒有更豐富的內容,反而是「分量縮水+口味疲軟」的雙重暴擊。 更紮心的是,涪陵2024年營收23.87億,同比下降2.56%,凈利潤7.99億,同比下降3.29%,市值較2020年高點縮水超六成。 涪陵榨菜的生意不好做了,經銷商也在「跑步退出」。截至2024年底,全國經銷商只剩下2632家,比上一年少了607家。 其中,華南地區的跌幅最猛,從原來的464家直接縮水到193家,數量「砍半」。漲價發財了沒錯,但消費情緒變了。 新一代年輕人要的不是貴,而是值。他們可以為一瓶20塊的「飯遭殃」掏錢,也會為一罐藤椒牛肉拌飯醬排隊,但不會為一包「情懷漲價」的老牌榨菜買單。 這不是「消費降級」,而是「品牌失語」。漲價是把雙刃劍,品牌如果沒有能力重新定義自身價值,那漲著漲著,也就把人心丟幹凈了。 榨菜跌出年輕人的飯桌,並非是「鹹菜時代」結束了,而是他們換了「更潮、更對味」的飯搭子。 從口味看,年輕人的飯桌沒有變清淡,反而變得更重、更辣、更能「一口爆發力」地擊中疲憊打工人的胃口。 那些靠一勺醬就能拌下整碗飯的「新勢力」,用走心的包裝、精準的場景和情緒洞察,重寫「下飯」邏輯。 曾經的榨菜講的是「經濟實用」,新飯搭子強調「情緒共鳴」和「社交表達」。 一款「暴躁蘿蔔」醬,名字就已經把「內耗、暴躁、沒胃口」這些上班族日常寫在了包裝上;」飯遭殃」、「拌出內味兒來」這類文案,精準拿捏打工人的精神狀態。 在渠道上,新品牌也更靈活。榨菜過去靠線下流通打天下,高鐵、超市、食堂三大主戰場。而新飯搭子直接殺入內容電商、高頻短視頻場景,通過達人種草、情緒短劇和美食直播迅速出圈。 它們不靠年頭靠流量,不拼價格拼共鳴。 市場反饋也不含糊。數據顯示,2024年電商平臺復合調味醬類目持續爆發增長,拌飯醬銷量同比攀升超過52%,其中虎邦辣醬線上銷售額4.2億元,同比增速+58%,部分單品銷量1200萬瓶。 在大學生、單身青年、外賣依賴者中,「小罐醬」「即拌醬」成了飯桌剛需,用戶粘性遠高於傳統榨菜。 這一切的背後,是飲食文化的代際遷移。榨菜的優勢曾是低價耐存、拌飯下粥,如今這些功能都被更豐富的產品形態替代。 而榨菜還在講述保質期長、性價比高、拌飯下粥的故事,年輕人也早已將「吃飯」轉變為一種社交語言。傳統品牌被拋在消費語言的演化之外,自然難以回到C位。 現在的年輕人可不像咱們當年那麽好糊弄,超市裏的下飯選擇簡直眼花繚亂。 韓式泡菜、各種果醬、牛肉醬、香菇醬……光是包裝就比榨菜精致一百倍。前段時間雷軍推薦的那個拌飯醬,網上直接賣斷貨,人家不僅包裝好看,營養搭配也科學。 再看看榨菜,那個綠色的小包裝從出現到現在幾乎沒變過,放在一堆進口調料旁邊,活脫脫就是個」土包子」。年輕人逛超市都愛拍照發朋友圈,拿著榨菜拍照?想想都覺得尷尬。 而且現在的調料品牌都特別會玩,各種聯名款、限定款層出不窮,榨菜那種一成不變的老面孔,確實跟不上時代了。榨菜的衰落反映的是整個時代的變遷。 以前工地上、工廠裏到處都是榨菜的身影,那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人吃飯就是為了生存。現在的年輕人,哪怕是農民工,也更願意點個外賣或者買個便當,誰還願意啃榨菜? 榨菜曾經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那種鹹澀的味道伴隨著無數個深夜的泡面時光。但時代變了,年輕人的口味變了,消費觀念也變了。 #涪陵榨菜#傳統食品#拌飯醬
17:20
【0630】卡提諾狂新聞#473 看不見的雜質 INVISIBLE IMPURITIES👍👀
11:09
【搶播】枕邊人成奪命兇手揭開恐怖人心的危險信號
19:07
對中國全是壞消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宣布獨立,中巴走廊危險!伊朗放棄核武器!川普取消對敘利亞經濟制裁!印度闢謠陣風戰機被打下來!
32:13
來加拿大看極光,日本女醫生神秘失蹤YouTube
00:53
總統了解罷免"無可厚非"?🔴妳要不要聽聽看妳在說什麼? @高級酸新聞台AmazingNews @AmazingNewTV #shorts
༺ 資料蒐集來源:
YouTube
༻
本站不需註冊加入會員,保障個人隱私,完全不用Coo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