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蔡天益老師、東山高中國中部李宗琴老師、新北市海山高中廖梅君老師
中央廣播電臺《臺灣夜市 Taiwan Yes》這集節目延續頂禮拜台語老師大集合企劃,這回繼續邀請三位對「台語教育」,懷抱熱情的現任教師,有來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漁業科蔡天益老師、東山高中國中部英語教師李宗琴老師、以及服務超過二十冬的廖梅君老師。三人雖出身背景無仝,但這陣攏咧為台語教育鋪路,有堅定的方向。
金門的語言文化場景:本地話、臺語並進的在地實踐
天益老師佇金門服務已經十八冬,講起初初到金門當地,做家庭訪問的時,用「學校」這个詞,一開喙就被家長聽出來是「對台灣來的」,因為當地講的是「學堂」。這款「用詞差異」成做伊重新學習金門話文化的開端。最近,金門縣政府也咧推動金門話教育,出版在地教材,鼓勵本地學校重視金門話。天益老師嘛用伊漁業...來賓: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蔡天益老師、東山高中國中部李宗琴老師、新北市海山高中廖梅君老師
中央廣播電臺《臺灣夜市 Taiwan Yes》這集節目延續頂禮拜台語老師大集合企劃,這回繼續邀請三位對「台語教育」,懷抱熱情的現任教師,有來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漁業科蔡天益老師、東山高中國中部英語教師李宗琴老師、以及服務超過二十冬的廖梅君老師。三人雖出身背景無仝,但這陣攏咧為台語教育鋪路,有堅定的方向。
金門的語言文化場景:本地話、臺語並進的在地實踐
天益老師佇金門服務已經十八冬,講起初初到金門當地,做家庭訪問的時,用「學校」這个詞,一開喙就被家長聽出來是「對台灣來的」,因為當地講的是「學堂」。這款「用詞差異」成做伊重新學習金門話文化的開端。最近,金門縣政府也咧推動金門話教育,出版在地教材,鼓勵本地學校重視金門話。天益老師嘛用伊漁業的專業,用台語講出「魚類」的生態鏈,一定愛聽。
李宗琴老師:自英語教師行入臺語復振的願望
現任東山高中國中部英語教師的宗琴老師,回想過去參加台語演講比賽,意外自台北市代表進入全國賽,嘛是頭改完整受過全國賽訓練,嘛對臺語認同的開始。因為感受台語沓沓仔流失,嘛開始主動請教校內台語老師、借冊自讀,嘛一步一步學習臺語教學按怎進行。
梅君老師:英語教育資深教師 以家庭為根培養台語情感
服務超過二十年的廖梅君老師,伊講,臺語的根是佇家庭環境,伊的兄嫂也特別佇厝佮囡仔講臺語,看臺語báng-gá,創造語言使用環境。伊講伊離開家鄉、讀英語系、去歐洲,愈走愈遠,才愈知影我是台灣人,台語是咱的根。梅君老師希望台語毋但是語文科目,更加是生活內底的文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