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片
頻道
食衣住行
全部
14272
DIY
766
衣著
213
妝扮
401
車
2562
房屋
780
社會
1602
政論
115
美食
3785
烹飪
3131
新聞
201
環保
223
點心
493
休閒娛樂
全部
46907
ASMR
198
小說
1523
戶外
544
日常
3028
卡通
444
民俗
1107
休閒
501
收藏
302
明星
3859
玩具
538
美女
618
音樂
3949
旅遊
1082
神秘
575
配音
370
偶戲
354
動漫
3803
開箱
415
新奇
479
運動
1406
遊戲
4784
電視劇
6316
電影
2827
漫畫
613
綜藝
3248
劇場
609
廣播
345
趣味
1658
寵物
587
魔術
825
教學知識
全部
24415
3C
697
人物
371
人際
57
心靈
1021
文化
933
文學
565
生物
113
地理
398
宇宙
461
兒童
268
兩性
931
命理
672
宗教
1879
法律
286
知識
760
科學
759
軍武
1036
財經
2663
健康
2823
動物
797
教育
1609
軟體
819
植物
81
園藝
667
演講
143
綜合
746
歷史
1240
職場
239
雜談
454
藝術
543
攝影
384
我要推薦
回上一頁
淨空法師 - 與人相處,小毛病隨順他,大毛病提醒他,一個總原則,不結冤仇
2,045
2025-01-27
113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與人相處,小毛病隨順他,大毛病提醒他,一個總原則,不結冤仇。】 《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這一句重要。 我們今天,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原因在哪裡?原因在分別。你是眾生,你不是佛,我對你不需要尊重,我對你不需要供養。這個供養裡頭,有尊重、有愛護、有關懷、有幫助,這都屬於供養。我認為沒有供養你的必要,這是什麼?這就有分別,有自有他,不知道自他是一體。 菩薩恆順眾生,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只有在什麼情形之下,菩薩不去幫助、供養這個眾生?眾生不接受,那菩薩就不去理他。不接受你要找他,他會反駁,他不但不生歡喜,他有怨恨,讓這個眾生造更重的罪業。所以他不喜歡,不去惹他,離他遠遠的。這就是經上所說的,也是一條戒律,「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不要叫眾生生煩惱。叫眾...
說明
淨空法師:【與人相處,小毛病隨順他,大毛病提醒他,一個總原則,不結冤仇。】 《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這一句重要。 我們今天,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原因在哪裡?原因在分別。你是眾生,你不是佛,我對你不需要尊重,我對你不需要供養。這個供養裡頭,有尊重、有愛護、有關懷、有幫助,這都屬於供養。我認為沒有供養你的必要,這是什麼?這就有分別,有自有他,不知道自他是一體。 菩薩恆順眾生,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只有在什麼情形之下,菩薩不去幫助、供養這個眾生?眾生不接受,那菩薩就不去理他。不接受你要找他,他會反駁,他不但不生歡喜,他有怨恨,讓這個眾生造更重的罪業。所以他不喜歡,不去惹他,離他遠遠的。這就是經上所說的,也是一條戒律,「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不要叫眾生生煩惱。叫眾生生煩惱就結下怨,這個怨雖然很輕、很微薄,但是如果常常累積,就變成重大的怨恨。 菩薩往往從極其微細地方他下手,所以他心清淨,心能真誠平等覺,平等覺是本性,是真心,回到清淨平等覺。凡夫的心粗,粗心大意,重大的可以不犯,能守得住,極其微細的常常會起現行。這種微細經長時間累積,就變成很深的習氣,習氣是這麼來的。 所以,要學恆順眾生,眾生做錯事情也可以恆順,這個錯是不大,不是重大錯誤,就能隨順,就能夠忍受,修忍辱波羅蜜。 重大的,那不能忍受,就要說出,要勸導他,柔和勸導,幫助他改正。 菩薩對待眾生他用真誠愛心,所以眾生都能夠接受,都能夠聽從教誨,也就是聽從勸導,樂於改過自新。 凡夫勸眾生帶著有傲慢的習氣,有責備的習氣,有訓導的習氣,他不服。他知不知道錯?知道錯,知道錯不服你,他反抗你。 這就是菩薩所謂道行深,道行深什麼叫道行?菩薩有智慧,菩薩有善巧方便。菩薩有沒有發脾氣的時候?有。這個眾生犯了錯誤,應該用嚴厲的發脾氣他才會接受,行。 連老師教學,我們都親眼看到這個方式。李老師教學,我們的教室差不多就這個攝影棚這麼大,學生不多,二十個人。我們就看到老師對有些學生有打有罵,態度很不好,那是什麼學生?對老師真正恭敬,老師真教,有打有罵。打他是什麼?記住,打記性,這個地方挨過打的,永遠不會忘記。對有幾個同學,老師從來沒有給他們有過嚴厲的顏色,都是和顏悅色,錯誤地方老師也不糾正。我初學我看不懂,我有疑問也不敢問。一、二個月老師看出來,知道我有疑問,不敢問,把我叫到房間裡面去,告訴我,是不是有疑問?我說是的,是有這個疑問。他說你不知道,那個可以打、可以罵的是真學的;那個不能打罵,是假學的,不是真學,你幾句話說重了,臉馬上就紅了,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我明白了,假的,不要跟他結冤仇,他不是真學,真學的那是有打有罵,我才明白。 所以菩薩不是不發脾氣,發脾氣是真正愛他。被教訓的人知道老師是愛他,愛護他,有感恩的心,罵了他、打了他,感恩,真改過,真懺悔。 至於那個他不明瞭這些事情,你用這個方法對他,他怨恨,他記仇在心,這個麻煩,以後變成生生世世冤冤相報,這就錯了。 所以日常生活當中,沒有智慧怎麼行?用智慧觀察,哪些是真學的,哪些是假學的,哪些是禁得起考驗的,哪些是禁不起考驗的。 禁不起考驗也要照顧他,時間要長,不是短時間能成就的,有的時候十年、二十年,慢慢的來,這真的是慈悲到極處。他什麼時候知道?覺悟的時候,二、三十年之後他才覺悟,他才曉得老師的愛護,父母的愛護。有人一生不知道父母愛護,怨恨父母,現在社會這種人太多了。 所以今天這個社會,不但學佛難,學做個好人都難,什麼原因?他沒有誠心,沒有真心,全是妄心。跟這些妄心的人在一起,你就得原諒他。 小毛病可以隨順,大毛病可以提醒他,一個總原則,不結冤仇。做人真不容易,真是大學問,只有佛跟菩薩做人才圓滿,面面玲瓏。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六三集) 淨空法師主講 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迴向 家人 Lê Thị Xuân 蒙佛加持得 、 检察官理智慈悲办案还她清白、得到公平对待不被冤枉 工作顺利、平安、健康、幸福、精進學佛。 業障消除、福慧增長、常遇善友、親近佛法 祈願Lê Thị Xuân的冤情债主消除其罪業障礙,幫助他們早日解脱恶道,往生極樂世界。 #迴向Lê_Thị_Xuân蒙佛加持
05:50
孝順的鸚鵡
43:39
20250613 臺北教會週五晚間聚會 - 加二17 信耶穌要拆毀舊標準
00:04
持令旗中壇元帥
51:21
2025結夏佛七【開示07】
1:34:18
20250517臺北教會安息日上午聚會-約阿施帶來的改變
༺ 資料蒐集來源:
YouTube
༻
本站不需註冊加入會員,保障個人隱私,完全不用Coo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