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安心,先讓動物過得健康--亞洲動保大會的呼聲

59
2025-08-31
3
Rti中央廣播電臺
來賓:文化研究學者陳嘉銘 說到「健康飲食」,一般人的答案大多是清淡少油、營養均衡,甚至乾脆素食。但在「One Health」(一種健康)的觀念中,最健康的飲食其實並不只是人的健康,而是整個食物系統的健康。文化研究學者陳嘉銘老師說:「人如果要吃得安心,就必須讓動物在成為餐桌上的食物前,過著的也是健康的生活。這種健康不僅是身體,還包括牠們的心靈與感受:有沒有活動空間、能不能曬曬太陽...。」 社會不斷進步,對比二十年前,如今的動保意識確實提升了不少,但仍然不夠。在我們的餐桌背後,還有許多現實需要被看見。 以「弓魚」為例,這在臺灣傳統市場裡曾經常見。「弓魚」就是從魚嘴穿線拉到魚尾綁緊,使魚身彎曲成U字型。這樣即使離開水面,魚也能存活數小時甚至一整天,看起來依然「新鮮」。然而,魚卻是在極度掙扎、痛苦的過程上緩慢死去。雖然漁業署已明令禁止,但...
來賓:文化研究學者陳嘉銘 說到「健康飲食」,一般人的答案大多是清淡少油、營養均衡,甚至乾脆素食。但在「One Health」(一種健康)的觀念中,最健康的飲食其實並不只是人的健康,而是整個食物系統的健康。文化研究學者陳嘉銘老師說:「人如果要吃得安心,就必須讓動物在成為餐桌上的食物前,過著的也是健康的生活。這種健康不僅是身體,還包括牠們的心靈與感受:有沒有活動空間、能不能曬曬太陽...。」 社會不斷進步,對比二十年前,如今的動保意識確實提升了不少,但仍然不夠。在我們的餐桌背後,還有許多現實需要被看見。 以「弓魚」為例,這在臺灣傳統市場裡曾經常見。「弓魚」就是從魚嘴穿線拉到魚尾綁緊,使魚身彎曲成U字型。這樣即使離開水面,魚也能存活數小時甚至一整天,看起來依然「新鮮」。然而,魚卻是在極度掙扎、痛苦的過程上緩慢死去。雖然漁業署已明令禁止,但它反映出的真相是:為了追求成效,人類經常忽略了動物的感受。 不只魚,許多養殖場裡的雞、牛、羊、豬也面臨著相似的處境。以雞為例,在傳統雞場裡,一張 A4 紙的大小,站在上面,這就是雞一生在鐵籠裡的活動空間。沒有空間走動,無法張開翅膀,更別說曬太陽。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推動多年,才在某連鎖超市裡看到了印有「動物福利標章」的蛋。嘉銘老師說:「除了這個動物福利標章,還有其他的友善動物標章。看到這些標章就知道,這些蛋來自一隻能活動、能曬太陽的雞。這不僅是食材上的選擇,更是社會對生命尊重的一次再進化。」 更重要的是,科學研究早已證明,動物是有感受有記憶。以魚為例,牠們能學習、有記憶。因此,捕撈與飼養的方式,直接影響到牠們的感受。當人類選擇以更友善的方式對待動物,得到的不只是更高品質的肉品或蛋類,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與對食物的珍惜。因為每一道餐桌上的食物,都不是理所當然,而是來自一條條真實的生命。 這樣的理念,也正是 2025 年在臺北舉行的「亞洲動物保護大會」所強調的重點。來自超過 30 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呼籲:人類的健康與動物的健康密不可分。當動物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人類的飲食才是真正的健康。
05:05
要跟跨國團隊合作好緊張,該怎麼辦?
03:41
每日箴言_240428
00:00
2025-08-14【嗆新聞】黃暐瀚撞新聞評論新聞時事
03:39
每日箴言_240613
1:00:47
〔標準曲時間〕鴻鴻、庭昀對談I’m a Fool to Want You

༺ 資料蒐集來源: YouTube
本站不需註冊加入會員,保障個人隱私,完全不用Coo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