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香港銀行結餘、外匯儲備與財政盈餘的關係,並分析其與香港股市及樓市的密切聯繫。從2015年及2022年的高峯,到近期結餘回落至800多億,我們會檢視量化寬鬆、HIBOR走勢及中原指數(CCL)如何影響港股及樓市表現。想了解資金流向如何影響市場?
2025年8月網聚: https://shorturl.at/Rxw4a
小龍網聚優惠(2025年8月-2026年1月) : https://shorturl.at/9XfAs
kofi: https://ko-fi.com/astrologystar/
Time Tags
00:00 - 介紹:香港銀行結餘與市場關係
00:09 - 銀行結餘與外匯儲備的區別
01:04 - 量化寬鬆與銀行結餘高峯(4000多億)
02:04 - 銀行結餘走勢圖與2015/2022年分析
03:09 - 中原指數...探討香港銀行結餘、外匯儲備與財政盈餘的關係,並分析其與香港股市及樓市的密切聯繫。從2015年及2022年的高峯,到近期結餘回落至800多億,我們會檢視量化寬鬆、HIBOR走勢及中原指數(CCL)如何影響港股及樓市表現。想了解資金流向如何影響市場?
2025年8月網聚: https://shorturl.at/Rxw4a
小龍網聚優惠(2025年8月-2026年1月) : https://shorturl.at/9XfAs
kofi: https://ko-fi.com/astrologystar/
Time Tags
00:00 - 介紹:香港銀行結餘與市場關係
00:09 - 銀行結餘與外匯儲備的區別
01:04 - 量化寬鬆與銀行結餘高峯(4000多億)
02:04 - 銀行結餘走勢圖與2015/2022年分析
03:09 - 中原指數(CCL)與樓市高點
07:45 - 港股近期反彈與阻力位分析
11:33 - HIBOR走勢與資金流動的啟示
香港銀行結餘與港股樓市關係解析:中原指數與HIBOR走勢分析
香港的經濟脈動與銀行結餘、股市及樓市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來深入探討香港銀行結餘、外匯儲備以及財政盈餘的關係,並分析它們如何影響香港的股市和樓市走勢。從歷史數據到近期市場動態,讓我們一起解讀資金流向背後的故事。
銀行結餘與外匯儲備的區別
首先,我們需要釐清一個常見的誤解:香港銀行結餘和外匯儲備是兩回事。很多人看到銀行結餘數字下降,例如近期只剩下約800多億,就擔心香港「沒錢了」。實際上,銀行結餘只是外匯儲備的一部分,而外匯儲備和財政盈餘是香港經濟的兩大支柱。即便結餘降至低點,香港的金融體系仍然穩健。
量化寬鬆與結餘高峯
回顧過去,量化寬鬆(QE)時期對香港銀行結餘影響顯著。在2000年後的三輪量化寬鬆中,大量熱錢流入香港,推高銀行結餘至歷史高位。例如,2015年和2022年,結餘分別達到約4000多億的頂峯。然而,隨著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收水」),結餘逐步回落,最低時在金融海嘯後僅約500多億,近期則回升至800多億。
這些波動與熱錢流入密切相關。例如,2020至2021年間,疫情期間資金湧入,推高結餘至約1600多億,同時帶動港股從低位反彈至3萬多點。這顯示資金充裕時,市場表現往往更強勁。
中原指數與樓市走勢
香港樓市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是重要的市場指標。數據顯示,2015年和2018年,CCL分別達到高點(約130和188),反映樓市熱度。然而,2015年後樓市回落約20%,政府因而放寬按揭政策,發展商推出「呼吸plan」等措施,刺激樓市於2018年再次起飛。2020至2021年,CCL再現高點,但隨後隨結餘下降而回落。
有趣的是,銀行結餘與CCL走勢高度同步。當結餘高企時,樓市往往表現強勁;當結餘回落,樓市也隨之調整。這顯示資金流動對樓市的直接影響。
港股與銀行結餘的聯繫
港股(恒生指數)同樣受到銀行結餘的影響。2015年和2021年,港股分別錄得高點,與結餘高峯同步。然而,2022年後,隨著結餘從4000多億回落至450億,港股進入熊市,最低跌至14000點。近期結餘回升至800多億,港股亦出現反彈,但阻力位在24900至25000點,顯示上升動力受限。
從江恩理論的角度看,港股目前處於月線圖的下降軌,阻力位約在24000至25000點。資金流動的視角進一步證實,結餘下降可能預示港股短期內下跌風險高於上升機會。
HIBOR與資金流動
香港同業拆息(HIBOR)是另一個關鍵指標。HIBOR與銀行結餘密切相關,反映資金充裕程度。當結餘高時,HIBOR往往較低,例如2020年疫情期間。近期HIBOR雖有所上升(約1.07至1.7%),但仍低於預期,這可能反映兩點:
貸款需求疲弱:企業和個人借貸意欲低,特別是在工商舖貸款方面,銀行對風險更為謹慎。
資金仍然充裕:儘管結餘降至800多億,銀行系統仍有大量現金,無需頻繁拆借。
值得注意的是,港美息差持續擴大,卻未推高HIBOR,顯示市場對套息交易的依賴或資金流動的特殊性。同時,近期有關「壞帳銀行」的傳言,反映銀行壞帳和撥備壓力上升,特別是在房地產和工商貸款領域。
未來展望:港股與樓市的風險
從資金流和HIBOR走勢來看,港股和樓市短期內可能面臨下行壓力。結餘從1600多億回落至800多億,且港匯在弱方保證附近徘徊,顯示資金流出趨勢。根據江恩理論,時間優先於價格和成交量,預計未來數周至數月,港股下跌的機會可能高於上升。
然而,這並非意味即時崩盤,而是中短期內的調整壓力。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結餘數據、HIBOR走勢及CCL變化,以判斷市場方向。
結語
香港銀行結餘、HIBOR、港股及樓市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但資金流動無疑是核心驅動因素。從歷史數據到當前市場動態,我們看到結餘高低與市場表現高度相關。未來,隨著資金流向和HIBOR的變化,投資者需保持警惕,靈活應對市場波動。
Keywords
#香港銀行結餘 #港股 #樓市 #中原指數 #HIBOR #量化寬鬆 #資金流向 #恒生指數 #市場分析 #香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