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導聆/庭昀
爵士迷/鴻鴻 徐凡
Body and Soul,Johnny Green作於1930年的這首失戀曲,雖說歷經十年光陰才在Coleman Hawkins的演奏下走紅,成為爵士樂最受歡迎的金曲,但其實之前已經有好些深具魅力的版本。我們先來聽電影《搖擺浮生錄》主角:「八指琴魔」Django Reinhardt 1937年在巴黎與Quintette du Hot Club de France的合奏:沒有鋼琴和鼓,主奏是一把吉他、一支小提琴,加上一把貝斯和兩把節奏吉他,這就是「吉普賽爵士」Gypsy Jazz的魔力。
第二個聆聽的是1938年Benny Goodman首度把爵士樂帶進卡內基廳演奏的里程碑式音樂會,由他自己的班底加上Count Basie和Duke Ellington的大將組成的「爵士國家隊」,這首Body an...
爵士導聆/庭昀
爵士迷/鴻鴻 徐凡
Body and Soul,Johnny Green作於1930年的這首失戀曲,雖說歷經十年光陰才在Coleman Hawkins的演奏下走紅,成為爵士樂最受歡迎的金曲,但其實之前已經有好些深具魅力的版本。我們先來聽電影《搖擺浮生錄》主角:「八指琴魔」Django Reinhardt 1937年在巴黎與Quintette du Hot Club de France的合奏:沒有鋼琴和鼓,主奏是一把吉他、一支小提琴,加上一把貝斯和兩把節奏吉他,這就是「吉普賽爵士」Gypsy Jazz的魔力。
第二個聆聽的是1938年Benny Goodman首度把爵士樂帶進卡內基廳演奏的里程碑式音樂會,由他自己的班底加上Count Basie和Duke Ellington的大將組成的「爵士國家隊」,這首Body and Soul由Benny自己的豎笛主奏,婉轉迷人。
然而這首歌到底在唱什麼?聽聽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的歌喉,把一股盡付東流的癡情唱得令人淚下,中段卻節奏一轉,輕快踏蹄,末段又進入最緩版,短短三分多鐘的強烈戲劇性變化,令人瞠目結舌。
即使是傷感慢歌,在咆勃領航人菜鳥帕克Charlie Parker手中,也變成令人興奮的超技練習曲。這個1942年只有一把吉他跟一支薩克斯風的二重奏版本,讓即興旋律特別突出。而1960年Charlie Mingus為抵制越來越商業化的Newport Jazz Festival而組成的「新港叛徒」Newport Rebels,留下了風格可以百變的小號手Roy Eldridge及「前自由爵士」時期的Eric Dolphy的薩克斯風,狂放不羈。
接下來要介紹盲人多樂器演奏家Roland Kirk在1963年的錄音,他獨特的音色有如荒野狼嚎,令人難忘。然後是1960年薩克斯風之神約翰柯川的Coltrane’s Sound專輯,他綿延不絕的正面對決式吹奏令人無法抵擋,而鋼琴家McCoy Tyner有如孟克般的塊狀彈奏法,也令人難以忽略。
原歌所唱的是我的肉體和靈魂都獻給了一個絕情人。但聽到Keith Jarrett的鋼琴演奏,卻可以感覺他把肉體和靈魂都全然留給了自己。The Cure專輯中他和Gary Peacock及Jack De Johnette的著名三重奏組合,在1990年留下了趨近新世紀的全新聲響。原來標準曲就像一具肉體,演奏者才是不同的靈魂,賦予肉體一個個迥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