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我的频道,https://bit.ly/3tnM6wI ,佛系上新😊
欧阳志云:科学守候大熊猫的大山家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格致论道第114期 | 2024年7月3日 摩洛哥
大熊猫国家公园整合了82个保护区,其中大部分原本是孤立的栖息地。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栖息地网络。
下午好!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关于大熊猫的研究成果。我的演讲主题是“科学如何为大熊猫守护繁荣的大山家园”。
追踪野生大熊猫
1993年6月,我遇到了张克文先生,他是一个世界知名保护区的副主任。他问我是否可以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评估和模拟卧龙的大熊猫栖息地,并帮助确定关键保护区,尤其是大熊猫保护区。那个时候,GIS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在动物保护领域。同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卧龙,并在野外见到了大熊猫。
这次经历开启了我与卧龙管理人员和技术团队长达31年的合作,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合作。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先在卧龙建立了GPS监测站。当时我还年轻,我们给4只大熊猫佩戴了GPS项圈。每隔两三周,我们会下载一次数据并进行分析。
这张图显示了GPS项圈记录下的大熊猫活动节律。我们发现大熊猫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一个是早上6点到8点,大熊猫显然是“早起型”动物;另一个高峰出现在漫长的午睡后,傍晚6点到8点它们又开始活跃。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在吃竹子。我们知道,竹子对所有动物来说都不是一种高营养的食物。
另一张图展示了大熊猫活动范围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熊猫华华的活动范围不到1平方公里,而美美的活动范围更大,大约有7平方公里。
大熊猫主要吃的三类竹子包括拐棍竹、玉山竹和冷箭竹。我们测量了竹子和竹笋的生物量,以估算其对大熊猫种群的食物承载力。此外,我们还通过研究大熊猫的粪便,发现了它们最喜欢吃的竹子种类。
栖息地的危机
在2000年以前,伐木、采集薪材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了卧龙及中国其他地区的大熊猫栖息地丧失。
从图中可以看到,它们的栖息地变成了耕地和其他类型的土地。
在2000年以前,采集薪材是导致大熊猫栖息地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在偏远地区,尤其是大熊猫分布的区域,薪材是当地唯一的烹饪和取暖能源。而过度采伐薪柴就导致了大量栖息地的丧失。我们调查了每个家庭的薪材消耗量,发现一个家庭平均每年使用约18立方米的薪材。
接下来,我们还分析了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我们给几匹马戴上了GPS项圈,结果发现大熊猫会避开放牧马匹的地方。这表明放牧也会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的丧失。
我们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的变化、薪材采集和伐木等。卧龙的总栖息地面积,也就是潜在的栖息地面积约为57000公顷,但人类活动导致它丧失了约一半。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1974年到1997年这二十多年的遥感数据,发现即使在卧龙保护区内,栖息地也仍在丧失。
拯救行动
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为保护卧龙的大熊猫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例如,将耕地恢复为竹林,并将新鲜的竹子出售给大熊猫繁育中心。这样,当地农民就可以通过种植竹子获益。
第二,用电力取代薪材用于烹饪和取暖,并向当地农民提供免费或非常便宜的电力,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再使用薪材了。
第三,限制或禁止在大熊猫栖息地放牧马匹,并且帮助农民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这样他们的生活就不会过于依赖开发大熊猫栖息地。最后,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水平,并为他们在大熊猫保护区之外创造就业机会,这可以减轻人口增长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
基于在卧龙的研究,我们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区,也可以说是全球,因为大熊猫仅分布在中国。我们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栖息地碎片化持续加剧,大熊猫种群被河流、道路网络、农业和村庄分隔成33个亚种群。
通过对33个亚种群的灭绝风险进行建模分析,我们发现其中15个亚种群在100年内的灭绝风险超过90%。
我们还发现,气候变化将加剧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或碎片化,孤立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可能增加到56个。其中,在RCP 8.5(不采取任何气候政策下的高排放情景)下,有35个种群的灭绝风险将超过90%。这对大熊猫的未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向政府提出了建议。政府也非常重视,于2021年建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整合了82个保护区,其中大部分原本是孤立的栖息地。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栖息地网络。国家公园的总面积为22000平方公里,其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面积达1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公园内栖息着约1300只大熊猫,占野生大熊猫总数的73%。我认为,这为大熊猫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
生物圈保护区的使命
此外,我们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
例如,建设生态廊道连接孤立的大熊猫亚种群;恢复退化的大熊猫栖息地;关闭国家公园内所有的采矿场以及核心区域内的所有水电站;将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的耕地恢复为大熊猫栖息地。同时,开展新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鼓励农民和当地居民保护大熊猫栖息地。
基于对大熊猫栖息地的研究,我们将研究扩展到中国及全球的生物圈保护区。正如王丁教授提到的,中国有34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这些自然保护区是9000种植物和2000种脊椎动物的家园,其中包括许多濒危物种,还包括许多全球独特的地理遗产地。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些保护区内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中国西部的大山不仅是大熊猫的家园,也是成千上万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在那里,有大熊猫,有金丝猴,有照片上的四川羚牛和雪豹,还有许多未提到的物种。生物圈保护区的使命和愿景,为大熊猫和当地居民和谐共处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希望。
顺便提一下,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在中国杭州举行。欢迎大家届时来杭州参会,也欢迎各位来看看大熊猫。谢谢大家!
(英文原文)
How Science Sustains a Thriving Big Mountain for the Giant Panda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 is my great pleasure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hare our research on the giant panda with you.
My topic today is “How Science Sustains a Thriving Big Mountain for the Giant Panda”.
In June 1993, I remember meeting Mr. Zhang Kewen, a deputy director of a world-renowned reserve. He asked me if we could use GIS technology to evaluate and model the giant panda habitat in Wolong
👇🏽歡迎嘗試我頻道裡的其他影片👇🏽
通信: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3YNZg7Vd54gu9j-3lu9xW
人工智能: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DbRLnJxM-PEfZ1W_s2nRDD
航天: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yFQasWXGZxmxOPksoswWO
宇宙: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C_0V2bllUY0-byY89NHFX6
教育: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DjQ_3XtuKkNEa1iT7i3wdZ
少年中国: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DK84f6vdIZ4XsrIEI-Mr8e
植物: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uvffvEL-xSlMhT9K5SWfH
生物: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n7e2LFaAPUS11idLYouKM
心理: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DxxCMFA_XtfzE78yIMZYI_
医学: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C5H2fLJqFB-h_weTvHaddl
生态: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C5H2fLJqFB-h_weTvHaddl
环境: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vEcPpC36E6AOjPoK_BKka
药学: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CixaMNMdGjnCcd8RLdr91s
数学: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XjBANV55Nt9hYG19KLT1N
物理: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NdoA2y7-RW5jfRnxXdtQ5
化学: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ew_hXCBptVsjcg6teWJlg
艺术: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DHAhKsuy4dIHb5g_ethAzw
摄影: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C7yr0V9nIzhMf_nNK2rLys
传媒: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M2Z-BDaoi3BLFySYqc4BW
考古: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OSQ8G2F-lrNwfYDqjF2GY
恐龙: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Xkbu-DKCpnuJrr-xUSE4t
地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CeAVPX8_-YaWSQIkHWkPWe
诺贝尔奖: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Ii1rM6DhUcReUpkEd7pbU
工程: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ucKmv2hF3pa97N6qKJQrr
音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zbhvnowIN6CjKwxZr60HO
建筑: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A4r-cnJjNLjJ68ZWt0d-lO
能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9Z6EK7D1pBSdQw87Lr6gWrzlIvu2huc
#中科院
#格致论道
#科学
#科普
#知识
#知识科普
#格致論道
#科學
#知識
#知識科普
#教育
#self